俄乌冲突引发一系列“多米诺骨牌”效应。就粮食领域而言,地缘政治风险叠加极端天气因素,造成粮食供应的不确定性和贸易成本上升,国际粮价持续走高。在此背景下,出于保障国内粮食供应、平抑国内粮价的考虑,多国关于谷物、食用油等农产品的出口限制政策层出不穷且持续变化。6月1日起,世界第二大食糖出口国印度将限制食糖出口。此前,印度在5月13日宣布禁止小麦出口,不过在17日放宽了小麦禁令要求。
粮食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更加凸显了维护粮食安全的紧迫性。5月23日,在世界经济论坛其中一场分论坛上,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副总统菲利普(philip isdor mpango)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主任比斯利(david beasley)、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总理办公室气候变化与环境部长玛丽亚姆(mariam mohammed saeed al mheiri) 围绕“避免全球粮食危机”这一主题进行了发言。“不开放港口是对全球粮食安全宣战,”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主任比斯利(david beasley)在会上称,如果乌克兰的敖德萨港口不开放,将增加全球问题的复杂性。“我们必须让乌克兰的农田恢复运转,我们必须让这些粮仓再次装满。”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总理办公室气候变化与环境部长玛丽亚姆(mariam mohammed saeed al mheiri)也在会上指出,需保持市场开放,保障粮食贸易流顺畅,从而避免发生饥荒。同时,她还表示,解决全球粮食危机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整个食品供应链各环节需共同努力。国家层面的行动对于避免全球粮食危机也至关重要。谈到提高农业生产率的目标时,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副总统菲利普(philip isdor mpango)指出,围绕灌溉、运输基础设施和仓储设施等领域的农业投资有助于提高非洲对全球粮食安全的贡献。5月19日,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主任比斯利(david beasley)围绕“乌克兰局势对全球粮食安全的影响”发表讲话时指出,当乌克兰这样一个生产的粮食足够养活4亿人口的国家受冲突影响时,市场的波动在所难免。地缘冲突对全球粮食市场的影响,是由俄乌两国在粮食贸易领域的重要性决定的。根据官方数据,乌克兰和俄罗斯生产的小麦和大麦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3,葵花籽油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2,两国的小麦产量约占全球供应量的25%。其实,在地缘冲突升级前,受新冠疫情、货币政策等因素影响,国际粮价就保持震荡上行态势。根据联合国公布的数据,在过去一年中,全球粮食价格上涨了近1/3,化肥价格上涨了超1/2,石油价格上涨了近2/3。只不过,俄乌局势进一步加剧粮食供应链的不稳定。雪上加霜的是,自2月24日俄乌冲突升级以来,出于保障国内粮食供应、平抑国内粮价的考虑,多个国家关于谷物、食用油等农产品的出口限制政策层出不穷且持续变化。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监测的数据,目前已有约30个国家对粮食、能源和其他关键大宗商品的贸易进行了限制。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林发勤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地缘政治冲突波及全球多边贸易体系是必然的。从目前来看,全球贸易表现出由地缘关系对全球融合的替代,尤其是国家间信用的丧失和阵营对抗加剧了贸易保护政策。一方面,国际供需关系发生调整,各国纷纷采取出口限制政策,导致全球贸易收缩。另一方面,wto框架下的多边贸易体系受到削弱,地缘政治冲突下国际贸易区域化和集团化现象可能加剧,进而掀起新一轮的“去全球化”浪潮。当地时间5月2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在世界经济论坛上表示,随着食品价格持续上涨,全球范围内人们对是否能以合理价格获得食品的担忧也在上升。林发勤告诉记者,从供需两端来看,粮食需求偏刚性,未来一段时间不太可能发生大幅变化。与此同时,疫情、干旱、地缘冲突叠加对粮食供给造成冲击,破坏了原有粮食贸易秩序,抬高了粮食供给成本。不过,整体来看,目前全球粮食总量处于供给大于需求的状态,粮食供需失衡导致粮价上涨的深层原因在于全球粮食分配不均。原本,疫情已经导致全球减少饥荒和粮食不安全的努力愈加复杂化,而俄乌冲突使得这些挑战更加严峻。5月23日,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主任比斯利(david beasley)在达沃斯论坛上称,目前43个国家中4900万人徘徊在饥荒边缘。5月18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警告称,俄乌冲突可能导致数千万人处于粮食不安全的边缘。古特雷斯表示,全球饥饿水平处于“新高”。短短两年,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的人口从新冠疫情前的1.35亿人增至2.76亿人。而生活在饥荒中的人口超50万人,自2016年以来增加了500%以上。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凯发官网入口官网5月4日发布的《全球粮食危机报告》,2021年,全球53个国家或地区约有1.93亿人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同比增加了近4000万人。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称,今年的《全球粮食危机报告》进一步表明,有必要在全球层面从人道主义、发展、和平的角度携手解决严重粮食不安全问题。严重粮食不安全的定义是指一个人的生命或生计因缺乏粮食而面临直接危险。当前,已有一些依赖粮食进口的低收入国家的民众因面临“买不起”或“买不到”粮食的问题进行了抗议。为应对粮价上涨和粮食短缺问题,比斯利称,必须立即采取行动,开放港口、稳定市场、增加全球粮食产量。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5月19日也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协调行动,稳定全球粮食市场。他指出,发达国家应减少贸易和技术壁垒,在资金、技术、市场、能力建设等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更多帮助,为构建高效、开放、公平的全球粮食供应体系发挥应有作用。面对粮食短缺风险,古特雷斯提出了以下建议:首先增加粮食和化肥供应,减轻市场的压力;同时,不应限制出口,而是将盈余的粮食提供给那些最需要的人。其次,社会保障体系应覆盖每一个有需要的人。再者,资金至关重要。一方面,国际金融机构需进行慷慨投资;另一方面,官方发展援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必要。此外,各国政府必须支持农业生产,投资于保护小农粮食生产者的有弹性的粮食系统。“粮食危机不分国界,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我们使数百万人摆脱饥饿的唯一机会是团结一致共同采取行动。” 古特雷斯说。世界银行5月18日表示,正在与各国合作,在未来15个月提供120亿美元用于支持农业、社会保护、灌溉等项目,大部分资金将流向非洲、中东、东欧、中亚和南亚。
来源:中华粮网
(更多信息请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农业监测预警”公众号)